导读:80年代中后期的南京艺术学院,有着非常浓郁的艺术氛围,不但艺术创作走在全国艺术院校的前列,艺术生的穿衣风格也很大胆,总是走在时尚潮流的最前沿。您瞧!男生的夹克衫、休闲服,运动服,女生披肩长发、碎花长裙……学生的服饰色彩纷呈争奇斗艳,就像一场空前的服装秀。
80年代(5)
穿灰西装的画者
先画素描石膏、再画素描人像,然后画静物色彩、人体模特。记得我上绘画课时,总喜欢穿上半新不旧的灰色装,那是因为灰色很耐脏。
我重新理解“高级灰”这个概念,已经是90年代初了。灰色就是巴黎服装界最推崇的颜色,热衷于高级灰的大多是些艺术家。所以,高级灰常用于特别定制的高档服饰。我一无名小卒,竟然赶上了一波潮流,歪打正着地穿上了高级灰西装。现在看来,我穿着西装绘画创作的样子还是很像模象样的。
带三件套登黄山
88年春天,同学们黄山写生。我的大黄背包装得鼓鼓囊囊,除了画夹、颜料和画笔,还备了三件套的衣服。
上山前,身穿红衣留个影。那时候年少轻狂,拍个照也不安生,这pose摆的。用现在的眼光看,这幅照片就成了旅游《安全 文明》宣教片。画外音:不要让你的不文明、不安全行为成为反面教材。
“不登天都峰,等于一场空”。登上山顶鸟瞰黄山,气势博大,险峭雄奇。我们先登顶的几个同学很是得意,来张大合影,凸显“山峰”造型。
红衬衣、红毛衣、休闲装、运动衣,色彩丰富款式多样,彰显出这个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。
戴着墨镜显气派
次日气温下降,我换掉了湿身的红衬衣,穿上蓝格子衬衫,外套蓝色运动衣,还特意戴上一副墨镜装酷。
我们在莲花峰与另外一组同学会师,我这范儿看上去咋样?
蓝红相映哥俩好
这幅《好同学》中的俩人是我和同学王可心,拍摄者华开毅。这是我特别满意的一张照片,印在我家的“福字”照片墙上,我每天都看得到。黄山之行很美好,同学友情很难忘。
最爱穿海魂衫的王可心同学,是我学友、球友和棋友,我俩志趣相投,经常一起外出写生,他的绘画水平远远在我之上。记得有一次,我们在紫金山石象路写生,王可心刚刚完成了一幅油画风景,就被一位欧洲老太太当场买走,人家付的可是欧元哦!简直羡慕死我啦!
米色上衣变奶油
我身穿米色中山装与同学们在猴子观海处观云,此时,白云绕着山峦翩然起舞,俯瞰像是波涛滚滚的大海,我这才恍然大悟,这里为何叫做“猴子观海”。当然,此海非彼海。
当时身上穿的这件米色咔叽布上衣,是我爸穿过的旧衣服,算来衣龄怎么也有七、八岁了。
咔叽布渐渐退色,就变成了我非常喜欢的奶油色了。
钴蓝衬衣户外裤
南艺一墙之隔就是古林公园,我们常常翻墙过去找个幽静的地方背课文,顺便再活动一阵子。下面这幅照片是与马宏同学过招马步推挡。马宏来自内蒙呼和浩特,人高马大,擅长摔跤,在我们班号称大力士。
马宏身上的钴蓝色衬衣,正是当年的流行色。而我的裤子外贴兜恰似今天的户外裤。
戴上发带当“球星”
那个时候没有手机,更没有电脑,打个长途电话也很不容易,人们的联系方式只有书信。
我们夫妻约定每周一封信。下面这幅“球星”照片就是随信寄来南艺的。
儿子执意要把妈妈的红花发带戴在自己头上,两岁半的他认为发带是足球明星的标志,戴着发带踢足球,才像那么回事。也许那时儿子就有了足球梦想,他说:“我是足球明星,外公是守门员”。可是他那时还没有足球的概念,竟然拿着羽毛球拍打玩具球。
也许从那时起,儿子的心中就种下了热爱足球的种子,几十年后足球运动依然是他的最爱,他曾经为陕北一所小学的的小足球队员们捐球衣,曾经在足球场上几次受伤,还曾经担任过他们媒体足球队的场上队长呢。
素衣拜谒中山陵
88年秋天的一个周日,我们夫妻一路骑车来到南京中山陵,拜谒 “革命的先行者”孙中山先生。
我俩的衣服一紫一褐,基调严肃素静。其实当时也没多想,并非有意为之,只是人们的衣着那时还都没有太鲜亮的色彩。
哼哈二将护庙门
周末,老师组织我们前往栖霞山游玩,正合大家心意。
逆光下,站在栖霞古寺门前的一对哼哈二将,双手叉腰神态威严配合默契。这是我和美术系篮球队长孙立城的合影。
巧合的是,我俩上衣和鞋子颜色互为红绿,色彩术语叫补色。
新足球鞋晒一晒
南京栖霞山游玩时,我特意穿上新买的足球鞋。南艺学生爱踢球,是因为音乐系的老师不让学生打篮球,怕伤着手指影响弹琴。所以,踢球的比打球的多,穿足球鞋也就不足为怪了。
时光荏苒,转眼一去三十余年,同学少年风采犹在眼前。年已花甲,我依然热爱户外旅游,许是用行动继续书写着栖霞山游玩的续篇。
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